4月8日下午,高二语文组杨凯老师开设了《铃兰花》研究课,杨凯老师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问题设置和引导,有效的调动了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课堂氛围热烈积极,学生的讨论深刻到位,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这堂公开课有效地激发了语文组同仁对散文教学的思考,课后的研讨会积极热烈。
大家在研讨时充分肯定了杨凯老师上课思路的清晰,教态的成熟老道,以及学生上课的积极投入等优点。认为杨凯老师设计的让学生想象父母的对话这一环节,充分体现了散文叙事时藏与露、断与续的关系,将散文教学上升到文学、写作的层次上,而这一点恰恰是散文教学中容易被忽视的。当然,大家也对杨凯老师上课的不足提出了一些中肯的建议:比如上课时注意问题与问题之间的过渡引导。问题的设置导向性要强,力求做到单一、明确。散文的教学也要强化朗读的训练。最后大家讨论了散文教学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一是散文教学要联系生活,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二是散文教学要注意对文学、写作层面的关注。三是散文教学要关注课标的要求和课后问题的研究。四是教师要注意教学风格的多样化。
不知不觉中研讨已经过了一个多小时,但语文组的各位同仁还意犹未尽,大家在交流中相互碰撞出思想和智慧的火花,也更好地促进了语文组各位同仁的发展,看来扎扎实实开好一节研究课、组织好课后评课确实是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