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中的数据挖掘是迈向大数据分析的一项主要工作。当某个学生解答一个问题时,一些变量就需要一起分析了。例如,学生回答正确率低的问题就是好问题吗?此外,时间也是重要的因素。比如,一个学生在考试的第一部分耗时太多,是否意味着其接下来就会飞速、凌乱地答题。一道问题的答题顺序、结果、具体情况,都给研究者提供了许多前所未有的大量数据。运用这些数据,研究者就能揭示学生的学习模式。
2014年上半年,我校引进教学诊断系统,率先在高一数学中进行创新实践,并在暑假作业中开始应用。学生利用平台做作业,讨论与解答,从数据平台选题解题,互动对答,在线答疑,阅读大量微视频讲解。我校通过学业检测与数据处理,取得了预想中的效果,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行为。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我们需要知道他们回答一个问题用了多少时间,回答这个问题使用了哪些资源,哪些问题被跳过了。此外,老师对每个学生提供什么样的建议才是最佳的,学生作业和答题的信息能立即被自动地记录到,老师还能在第一时间将这些信息反馈给学生。
我校徐斌老师利用信息诊断系统,为我校高二13班和全校理科教师开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开学第一课。他利用教学诊断系统中生成的学生作业数据,精心挑选不等式专题,为学生解答。通过大数据统计优势,掌握学情于心,剥茧逐蚕,层层深入,解决了学生暑假疑惑的大量问题,并指导学生假期和平时怎样更好的利用学习平台自主学习,实现个性化成长。
数学教研组长王桂春老师主持了评课环节,王飞飞主任赞赏这样的课堂耳目一新,在具体教法上给予了指导,程守山主任提出对数据平台更好建设的见解。桂亚东校长对暑假作业的创新形式,高一数学组对新技术投入的精力和做出的成效表示了肯定,他期望其他学科也加入到教学诊断系统项目。教研室孙福明主任赞扬徐斌老师基本功扎实,善于学习,善于接受新事物。提出基于网络学习,研究学生问题,是研究学生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教和学两方面去思考。诊断系统能较早的发现学生问题,要利用这个平台,对教学方式有很大的改变,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教学相长,从问题出发科研,针对问题,提出策略性的指导方法。
最后严校长作总结性发言,严校长表示这是一堂基于学生的教学,始终想着学生;技术应用于课堂是有效的,掌握熟练,数据发挥了作用;前期准备充分,团队支撑有力;讲评练过程一气呵成有条不紊,他最后对青年教师提出了加强学习教育新技术的期望。
评课会后,与会教师一致对徐斌老师的课堂表示好评,认为新技术引领教学改革,应该多向徐斌老师学习。大数据带来的教学变革,教师的教育决策从依赖存在于教师头脑中的教学经验转向依赖于对海量教学案例的数据分析;每位学生发展的依据从依赖于教师的有限的理性判断,转向对自身学习过程的数据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