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18号(周四)下午,我校高一语文组教师一行驱车前往戚墅堰实验中学,参加常州市语文学科市级公开课教学研讨活动。
在戚墅堰实验中学行政楼二楼会议室领取活动材料之后,我们便一起去高一听课。由于两堂课是同时开课,我们分为两组,一组去高一(9)班听曾素英老师的《汪大娘》,另一组去高一(6)班听张树森老师的《论教育》。这两篇文章一篇是文学类文章,一篇是论述类文章。一堂课听下来,戚墅堰实验中学的学生给我们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他们上课时发言积极,声音洪亮,认真配合老师,展现了良好的个人素质。老师上课思路清晰,善于启发和引导学生,与学生展开了很好的互动,一起对文本进行了细致的研究。
下午3:00,我们全体到会老师一起在行政楼二楼评课。研讨会由戚墅堰实验中学语文组教研组长虞超群老师主持。会上先由两位上课老师就自己的备课思路发言,然后来自各校的专家教师们针对这两堂课的教学效果和怎样进行文本研习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现场讨论气氛热烈。
本次活动围绕两个主题展开:一是为什么要进行文本研习;二是老师如何进行文本研习。围绕这两个主题,我校李留兴老师谈了自己对《论教育》的一些研习心得,并提出每一个人对文本解读的层次不一样,老师读到的东西不一定要全给学生。唐香萍老师提出文本研习重点在于解读文本,应该思考我们通过研习文本到底能够让学生学到什么。另外她也提到如果来自文本的写作指导没有落实到位,那么这个写作训练就没有意义。我们学校的青年教师在会上也积极发言,畅谈自己的思考,成为本次研讨会的一个亮点。
研讨会最后,教研员周於老师做了总结。他提出文本研习要考虑文体特征,因学生而异,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
“文本研习”是语文阅读的基础,所以这次研讨会各个学校的老师都提到了自己对文本研习的一些研究心得和困惑,同时这也是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深刻反思的过程。我们都在思考如何才能让高中语文课堂更有效、更精彩,这也是我们全体与会老师的共同奋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