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课程建设>>教研动态>>教研动态>>文章内容
语文教研组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13-04-07   点击:   来源:语文教研组   录入者:佚名

  一、围绕“育人目标”,着力开展扎实有效的教学活动
  北郊中学旨在培养具有“公民素养、精英气质”的合格公民乃至杰出公民。语文学科作为人文性和工具性并重的学科,育人的任务非常重大。语文组教师从课程、教材、自身素养等多方面挖掘育人素材,优化育人途径,培养优秀人才。
  1、常规教学有条不紊,额外工作尽心尽职
  语文组共32人,除了完成本学期应完成的教育教学人物外,绝大部分教师还承担着教学外的额外工作:担任班主任一职的17人,担任校行政职务的2人,担任学科备课组长、年级组长及课题组负责人、校团委干事、社团负责人、民主党派负责人等职务的计11人。一学期来语文组全体教师,为北郊发展尽心尽职尽力。
  2、聚焦课堂精彩纷呈,竞相开课各取所长
  本学期三个年级共开设研究课17节。
 (1)其中市级公开课4节:严媛、汪朝勇“高三作文教学指导”;倪志明“散文阅读《我心归去》”;李国伟“小说阅读《在酒楼上》”。
 (2)“名师培训”对外公开课3节:唐香萍、唐丕红、单乐红。
 (3)参与各类工作室活动课程3节:“郭家海名师工作室”研究课:严媛、王俊各2节。“陆建生名师工作室”研究课:张宇1节。“崔伯明名师工作室”孙晓红、田秀娟
 (4)国家级课题研究课3节:陈松梅1节,严媛、王俊各1节。
 (5)八校联合活动:商哲凝
 (6)省级高中语文教师评优课:陈浩
本学期的教研氛围比以往都扎实深入,这体现在每个开课老师的课后教学反思中。
  3、对外亮相屡有斩获,创造机会扩大影响
本学期陈浩老师获江苏省高中语文教师基本功竞赛一等奖。参加校“名师培训工程”的唐香萍、唐丕红、单乐红老师在对外公开课中亮相,商哲凝老师在2012年八校联合教研活动中亮相,另有四位老师本学期开设了市级公开课。
  4、研究课程设置,开设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和社团活动
 (1)高一、高二备课组研究高中三年的阅读课程的设置,尤其是名著阅读课程的设置,整合必修、选修和读本,做了一定的系统化考虑:高一开设了红楼梦阅读课程;高二开设了配套的《传记选读》、《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短篇小说选读》课程研读课;同时,高一、高二各自围绕校“环境与课程”的课题开设了“常州本土文化研究”“江山如此多娇”“人人尽说江南好”的校本课程,编写了适用的学案。
 (2)高二备课组围绕高中三年写作课程的设置,研究写作的训练序列化,依托国家级研究课题“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发展性评价学的建构与运用”,由陈松梅老师领衔“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研究,备课组开展“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编制写作学案8份,阅读学案8份,开设市级写作教学示范课4节(王俊、严媛老师各2节)。
 (3)高一备课组配合学校的整体育人目标和规划,整合语文学科的活动课程,如北郊讲坛、读书节、作文竞赛、校本课程、社团活动等,使之既具有语文特色,相对独立;又融入北郊的整体框架,协调一致。
  ①、坚持每周一节阅读课,并按照开学初的计划,完成了《红楼梦》前80回的阅读任务。
  ②、9月,开展了“中秋猜灯谜”活动
  ③、9月,举行了“经典诵读”朗诵比赛
  ④、10月,开展“民族精神月”征文活动
  ⑤、11月,举行“北星杯”作文竞赛
  ⑥、12月,每周六进行《红楼梦》系列知识竞赛
  ⑦、12月,开展“我的红楼,我的梦”——《红楼梦》系列手抄报比赛
  二、注重教师发展,着力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本学期语文教研组教师的发展,除了本组推动外,还借助教师发展中心的指导,借助年级部的管理。切实配合8531工程和名师培养工程的开展,帮助教师充实和完善数字成长网。
  1、目标驱动,任务先行
开学初,教研组为教师发展提出了明确的目标:
 (1)订一本专业期刊。经常阅读语文专业期刊,利用好教师阅览室的资源,用理论来提升思想,指导教育教学。
 (2)写一篇教学反思。对于一线教师来说,没有反思就没有成长。语文组每一位老师本学期至少写一篇高质量的教学反思,并能力争发表。
 (3)参加一项培训活动。今年10月,长三角语文论坛将在合肥召开;教研室会开展各年级的研讨会;其他学校会有对外公开课;青年教师成长营,名师共同体等。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机会,充实自己,提升自己。
 (4)大部分老师开一堂有价值的研究课。除了常规推门课外,每个教师要开好一堂研究课,明确研究内容,体现研究思考,展现研究成果。可以和组内课题相结合,也可以和教师项目相结合。
 (5)力争在市基本功竞赛中崭露头角,为北郊赢得一席之地。
 (6)力争在市教研新秀和教学能手的评比中获得好成绩。
一学期结束,回望目标,可以说基本达成。
  2、投身研究,促进成长
 (1)组内各位老师或参加国家级课题研究,如由陈松梅领衔主持的国家级研究课题“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发展性评价学的建构与运用”,组员有:严媛、刘青、田秀娟、王俊;“崔国明名师工作室”成员:孙晓红、田秀娟;“陆建生名师工作室”:张宇;“校首批名师培养工程”:唐香萍、单乐红、唐丕红;三个备课组各自有各自的子课题研究:高一“记叙文写作有效性研究”;高二“议论文写作有效性研究”;高三“散文写作有效性研究”;
 (2)参加或举办教研活动,借力发展,促进成长。
高一、高二教师参加“名师大课堂”沙龙定期活动;高二语文教师李留兴老师前往海安中学参观学习; 高三语文教师12月参加了市高三语文教研活动,章亚琴老师作了专题发言。
  3、撰写心得,反思研究
  依托校“3D课堂教学的模式”研究,本学期高一、高二备课组均开始了研究课。各位组员均撰写了教后反思。
  陈松梅、严媛、唐香萍、王俊、杨华平老师均有文章发表。参加名师工作室的唐香萍、单乐红、唐丕红老师撰写了结业论文并进行了论文答辩,唐香萍老师还被评为优秀学员。
  三、整合特色活动,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本学期语文教研组以“公民素养、精英气质”的育人目标,开展了丰富有效的学生活动,既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开展的活动有:
  1、常州市“弘扬传统美德”征文比赛(高一、高二)
  2、常州市“生命之水”征文比赛(高一、高二)
  3、江苏省“我爱科学”网络读书征文活动(高一、高二)
  4、常州市“党的阳光下”征文比赛(高一)
  5、常州市“敬廉崇洁、诚实守信”主题征文活动(高一)
  6、开展了“中秋猜灯谜”活动(高一、高二)
  7、“经典诵读”朗诵比赛(高一、高二)
  8、省“民族精神月”征文活动(高一、高二)
  9、常州市暑假读书活动征文比赛(高一、高二)
  10、《红楼梦》系列知识竞赛(高一)
  11、“我的红楼,我的梦”——《红楼梦》系列手抄报比赛(高一)
  12、“北星杯”作文竞赛(高一、高二、高三)
  本学期,教研组还出版了校刊《柳絮》,为学生的佳作提供交流的平台,也为即将参加高考的学习送去了真诚的祝福。
  四、一学期的努力,我们也获得了荣誉,主要有:
  陈浩老师获江苏省高中语文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
  高三(1)班吴琼同学在常州市举行的作文竞赛中获一等奖,并推荐参加省竞赛,获二等奖
  高三(12)班刘波同学在省“生命之水”征文活动中获一等奖,高三(10)班吴璐颖,高三(16)班马欣,李轶群,高三(9)班高星,高三(15)班奚昶尊分获二、三等奖。
  回望一学期,我们知道实施课程的阵地是课堂,语文组将秉承一贯的优良传统,一是抓好集体备课,依托校课题研究开展扎实的教材分析和教学研究;二是抓好课堂教学,经常开展听评课活动,了解教师的课堂教学现状,注重教师评教和学生评教,分享教学经验,共商改进方案,全面提高语文教研组的课堂教学质量;三是抓好学案作业,保证作业数量和质量,编写优质实用的学案,守住语文的该有的阵地;四是抓好考试反馈,试卷命制的质量要保障,审核要仔细,不要出现错误,批卷要严肃公正,成绩要及时分析。
  收获已经属于过去,我们有必要好好反思,为今后的发展辨明方向。语文教研组以后的探索方向是:
  1、备课组课题是否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2、教科研的成果不明显,教师如何迎接8531工程和名师培养工程的检验?
  3、语文学科如何为我校“公民素养、精英气质”的育人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4、虽已制定课程方案,但如何确立与城市寄宿制高中相吻合的语文课程方案?
                           2013年1月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北郊高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辽河路218号    邮编:213031   传真、监督电话:0519-8118970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