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学生发展>>发现教育>>德育模式>>文章内容
“发现教育”模式解读
发布时间:2013-08-30   点击:   来源:学生发展处   录入者:yinq

    发现教育模式是基于我校发现教育的理念,围绕“公民素养,精英气质”的育人目标,结合级部德育主题,依托学校心育特色,统整德育课程而形成的。这一模式的特点是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精神的引领作用。如图:

    发现教育的根本价值指向就是我校“公民素养、精英气质”的育人目标。

感动为表征。发现是德育活动的起点,学生在情境中有所发现、感悟。德育活动就是要让学生在过程中震撼。

    心动为发展。如何让德育的效能持久?发现教育必须引领学生在发现之后确立价值判断,发展目标并坚决不移得捍卫、执行,由外在的促发变成持久的内驱力。

    行动为成果。行动是发现教育的成果。在教育场域中,行动是具体的可以观察的行为、结果。学生在“感动”“心动”之后,改变以往的习惯,用行动承诺未来。

    “发现—感动—心动—行动”既是单个具体德育活动的操作流程也是德育课程实施的分解步骤,它既强调了德育活动的理念基础,也体现了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成长规律。

    “发现—感动”“发现—心动”“发现—行动”之间又同时构成可逆的过程。

    “感动”“心动”“行动”以我校的心育特色为基础,同时与“发现教育”有机结合,承旧迎新,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维度有机关联形成“教育场域”,所有的德育课程、活动都在这样的场域中发生。场域就是发现教育的“空气”,弥漫在师生的周围;场域就是发现教育的“土壤”,育人目标在其中生长。这就是我校相互联系、浑融一体的德育生态圈。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北郊高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辽河路218号    邮编:213031   传真、监督电话:0519-8118970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