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道”还是“茫道”?
作为一个高中生应该关心社会弱势群体——盲人。盲道作为专为盲人提供道路安全和方便的道路设施成为我们这一次研究性学习调查的焦点。
带着一些心中的问题,我们小组的同学来到了街头,拍摄了一些照片,采访了一些路人。
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问题所在, 盲道经常被各种障碍物、摊贩和视力正常的行人所挤占。不少地方的盲道形同虚设,与普通道路区别不大。盲道突然断漏或有尖锐物体阻碍,盲人根本不敢走,无法走。 有些盲道没有为盲人着想,走上去脚底会被盲道上的凸起硌痛……
为了进一步了解盲道问题,我们走进街头,进行采访。通过采访,我们可以知道,这里的盲道破坏十分严重并且已经习惯成漠然了,有关部门却从来不曾关注,这种忽视给人带来冷冰冰的城市触觉。
我们就以上发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1.增强自觉了解关于盲道盲人的知识,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提高自己的修养,养成主动帮助他人的好习惯。
2.经常上网、看报、听新闻来了解关于这方面的新闻;向有关部门反映这方面的情况,建议修建修补清理盲道。
3.自己自觉帮助盲人,并向身边的亲戚朋友宣传盲道的保护和对盲人的帮助,对肆意破坏盲道者,进行适当的劝说。
4.了解与行动不是一时的,要长久的保持。
盲人作为特殊群体,理应受到更多的关心和照顾,盲道是盲人安全出行的保障,占用盲道就可能使盲人在行走时摔倒,是缺德的事儿。人人关心、爱护残疾人,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方便,这也应该是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