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北郊高中开设了以“关切主体认知思维•促进课堂和谐发展”为主题的对外公开课。共有24位教师进行了课堂教学展示,科目涉及语、数、外、理、化、生、政、史、地、信息、体育及国际课程等。
来自省内徐州市第三中学、江都市大桥高级中学、盐城市伍佑中学、宜兴市第一中学、张家港市塘桥高级中学及市内兄弟学校近190多人来学校现场观摩,常州市陈小红数学名教师工作室、常州市许春凤历史名教师工作室同时来校研讨。
本次对外公开课活动是在学校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全面优化课堂教学行为的背景下开展的,其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名师引领,课程专家指路。2011年4月,北郊成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实验学校,学校依托“名师培养”、8531两大工程,全面推进教师专业发展。本次公开课中授课教师为学校教学的顶梁柱及第二批名师培养对象。学校特聘华师大五位课程专家亲临学校,由华师大课程与教学系系主任孔企平教授领衔的专家团队,深入课堂教学,与教师、学生、课程面对面接触,切实加快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步伐,满足了学生发展的需求。
第二、项目驱动,提升课堂文化。基于学校开展的3D【发现•领悟•发展】的本土化教学研究,发现教育是学校第三轮三年主动发展规划的重要途径,以课堂教学变革为突破口,变单一告知为“少教多学”,大力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的主体认知与教学目标、学科文本产生深度共鸣。
第三、理念更新,课堂和谐发展。会说、会写、会算,更要会问。学贵在疑,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认知思维,北郊高中公开课追求一种本真、生态、和谐发展的课堂。正如外校老师坦言:北郊的课堂讲究民主,北郊的学生善于质疑和表达,有自己独特的视角与见解。
第四、课型多样,符合不同学段要求。本次公开课覆盖普通高中三个年级的所有课程,课型的选择符合学段教学要求。新授课重激发兴趣,复习课重知识整合,练习点评课重能力提升。通过差异性课型的展示与交流,拓展了学科教学的视野,尊重学段教育教学规律,是一次大胆的实践和探索。
第五、国际视野,丰富课程文化内涵。2013年9月,北郊高中国际部正式运行,学校积极倡导与国际课程的融合,本次公开课中呈现的计算机、商科、数学、英语等四门国际课程,原汁原味的英国A-level课程让老师们大开眼界。
课堂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学校大力推进课程改革,全力优化课堂教学行为,将优化课程实施路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学校办学水平融为一体。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北郊将不遗余力的提供土壤、阳光和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