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12月27日下午我校班主任和班级文化工作室在高二级部会议室联合举行了一次班主任沙龙活动。沙龙由王俊老师主持,俞群祥副校长和刘磊副主任全程参与了沙龙活动。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经常会向学生表明自己的“爱憎”。“爱憎”是一种立场,班主任的立场有时会影响学生的立场;“爱憎”是一种情操,班主任的情操有时能影响学生的行为走向。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对学生的谈吐、学习等都要加以引导,尤其在对待一些棘手问题时,表达“爱憎”更要适时、适度又要注重效果。基于这些理解,此次沙龙活动主题定为“班主任应该怎样表达自己的‘爱憎’”
王俊老师首先借助《放牛班的春天》的电影片段和王栋生老师《我们要向学生表面自己的爱憎》的文章阐释了沙龙的主题。随后每位工作室成员结合案例进行了交流、讨论。孙健老师表明“爱憎”就是要将“全班表扬”和“严肃处理”相结合;韦亚琴老师认为“爱憎”就是要求班主任“公平公正”;黄燕老师强调学科中的“爱憎”优势;金剑锋老师认为“爱憎”就是“求真”;张明老师认为“爱憎不一定很分明”......
俞群祥副校长在点评各位老师时首先指出班主任要注意积累素材,关注细节。在对于如何表达爱憎上,他说要做到“四有”:有氛围、有原则、有方法、有阵地。“四有”从理念上阐释了“爱憎”,在方法上为大家说清了“如何”。
这次活动是工作室的常规活动,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思考和交流,我校的班主任工作将会再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