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常州市北郊中学党建工作总体思路是:进一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根据我市教育党建工作意见精神,以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重点,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以深化党建品牌创建为抓手,加强党建工作现代化创新;以深度打造“三支队伍”素质为基础,使领导班子有思想、干部队伍有境界和教职工队伍有干劲;以党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民主建设为保障,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继续解放思想、推动科学发展、促进教育和谐,为推动我校教育工作再创新高保驾护航。
一、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一)统一认识,把学习作为党组织建设的主要特征
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我们生活在一个以变革、调整、创新为显著特征的时代,倡导建设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会,已成世界潮流;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推进教育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当前教育改革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不断涌现,只有进一步加强学习,才能真正做到减负增效、促进教育和谐;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加强党的建设的迫切需要,通过学习,能使全体党员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定理想信念、培养高尚情操、保持昂扬奋发的精神状态,通过学习,能使党员不断优化知识结构、不断提高思维能力,不断培养创新能力。我们要引导全体党员、干部认识到学习是党组织建设的主要特征,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
(二)系统学习,把提高思想政治素养作为基本要求
1.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是提高党员思想政治素养的基础。要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成果,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引导党员干部准确掌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为思想政治素养的提高打下坚实基础,不断推动学习实践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2.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提高党员思想政治素养的关键。通过学习,使党员干部不断提高对核心价值的认识和理解,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始终保持立场坚定、头脑清醒,使党的核心价值体系成为每个党员的自觉追求和精神力量。
3.进一步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是提高党员思想政治素养的根本。通过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使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增强党的意识、宗旨意识、执政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做到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
4.进一步掌握各方面知识,是提高党员思想政治素养的保障。我们将组织党员系统开展科学知识学习、优化党员和干部的专业素养;开展法律法规、国情和形势政策学习,开拓党员和干部思维境界;加强党员工作方法教育,提高党员和干部的实践能力。
(三)表率引领,把实效作为党建工作的追求
1.坚持领导干部作表率,做到中心组学习制度化、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把学习和研究相结合,深入研究影响学校发展和学生成长的重大问题和热点难点问题,加强专题调研,总结实践经验,形成改进工作的思路和举措;把学习和宣讲相结合,为教职工深入解读党和国家及教育发展形势,宣传有关方针政策、措施,面对面地解答党员干部思想认识上的困惑;把集中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进一步完善中心组学习简报的编制工作,引导干部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做到先学一步,学深一些,做不断学习、善于学习的表率。
2.丰富学习方式,调动广大党员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将开展专题讲座、报告会、专题电视片、主题教育、网络教育等学习教育方式,不断增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活动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扩大覆盖面和参与度,发挥广大党员的主体作用,激发党员的学习热情,满足党员多方面的学习需求。
(四)注重宣传,把建立良好的舆论导向作为党建工作的使命
一要加强对内宣传,通过“书记有约”、“北郊讲坛”、北郊中学校刊、教师心理保健工作室等品牌项目以及教职工政治学习等途径,查民意、解民情、导舆论、扬正气、树榜样,形成上下一心、群策群力的良好工作氛围;二要加强对外宣传,主动贴近社会、贴近家长、贴近学生,让社会了解学校、信任学校、支持学校,为北郊中学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围环境。
二、深化党建品牌创建,加强党建工作现代化创新
(一)党建品牌一:党建携德育,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1.建立党支部(党小组)与团支部(少先队)结对制,通过大家带小家,指导教师和学生开展德育活动。高中文、理科及行政党支部与初中党支部,以及各党小组分别与各年级团支部(少先队)结对,党小组长与年级组长结对,组内党员与年级内班团支部书记(少先队中队长)结对,共同签署结对协议书,明确职责,定期考核,使团支部(少先队)成为党小组的责任田,创建党建促“红色团建”特色。
2.建爱心党员与心灵伙伴携手制,通过大手拉小手,为学生的心灵健康成长护航。依托学校“心理健康中心”,引导党员教师与学生中的“心灵伙伴”结对,不仅教给心灵伙伴们与同学沟通疏导的技巧,而且通过心灵伙伴去关注到更多的学生,加强对学生心理保健工作的覆盖面和有效性。
3.建“党建活动项目制”与“学生德育活动项目制”对接制,每学期各支部根据学校工作德育工作要求和自身党建计划,主动申报领衔德育工作项目,与学生主动申报承办的德育活动项目对接,更好地开展生命教育、绿色教育和公民教育等活动,提升学生自主活动、自主教育、主动发展的能力。
(二)党建品牌二:“168爱生行动”,提升教师职业道德水平
继续深入以“168爱生行动”为抓手,牢固确立教师发展、师德为本的理念,拓宽“行动”内涵,在学业、品德、心理、生活等方面全方位与学生开展“爱心帮扶”结对活动,发挥党员、干部在学校“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学习指导中心”、“文体活动中心”、“生活指导中心”中的作用,树立师德典型;同时,以绩效工资实施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师德评价、考核、奖惩机制,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进一步巩固以身立教、甘为人梯的崇高师德风尚。
(三)党建品牌三:“党建电子化”,开创党建工作新天地
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进一步完善“党建电子化”品牌特色,真正做到“支部建在网上、活动刻在盘上,档案留在‘空间’”,使互联网成为党员学习、管理、成长的有效平台。
1.以“电子党建”为载体,进一步扩大党员学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进一步完善“红歌会”曲库、增加党建读物书库的书目、丰富党建百科知识信息库,党委和各支部定期通过专题页面或QQ群、主题博客群、公告板、网络新闻、超级链接等传播手段,上传学习资料、发布学习要求,使党员不受时空限制在线学习。
2. 以“电子党建”为载体,进一步扩大党员学习交流机会。进一步完善党员学习成果上传功能和信息搜索功能,将党员学习感悟、研修思考、经验总结、活动实录等及时上传到网上;进一步增加“网上论坛”功能和“在线交流”功能,使党员能通过网络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及时实现思维碰撞、观点交锋、解疑答惑,更好地激发党员的学习主动性和实效性。
3. 以“电子党建”为载体,进一步完善党员管理方式。设置党员网上学习、交流自动管理系统,有助于支部对所辖党员以“积分制”的方式进行学习时间(次数)考勤、学习质量考核,有助于党委对“星级党支部”主动创建情况及时评价、反馈和指导。
4. 以“电子党建”为载体,进一步加强党员“档案”管理。在网上建立“党员个人空间系统”,命名为“党员先锋卡”,使党员的个人基本信息、个人成长足迹以个性化的方式保存、积累下来。设立“党员先锋卡”交流功能,使党员之间通过跟帖、留言等方式互动交流,增强党的建设活力。
(四)党建品牌四: “三个一”工程,创新党建工作制度设计
继续深化以 “一星”、“一岗”、“一卡”为基本内容的党建“三个一”工程,深入开展创建“星级党支部”活动,以支部主动发展、个性发展、团队建设等指标为考评重点,以评促建、评建结合,提升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深入开展 “党员示范岗”创建活动,设立教学示范岗、爱生示范岗、服务示范岗等示范岗位。做到哪里有岗位,哪里就有示范党员,为全体师生服务,受全体师生监督,促学校品牌建设;深入开展网上“党员先锋卡”展评活动,将党员的“成长成绩单”展示在全体师生员工面前,进一步彰显党员先进性、示范性和引领性。
三、深度打造“三支队伍”素质,使领导班子有思想、干部队伍有境界和教职工队伍有干劲
(一)聚合力,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以“团结、廉洁、开拓”好班子创建为主要抓手和平台,扎实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和党务公开工作,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民主生活会制度,不断提高班子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不断增强领导班子成员的自身修养和人格魅力,在实施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推进减负增效等重大现实问题和热点难点问题上有思路、有方法、有实效,进一步增强领导班子的凝聚力、感召力、战斗力和整体合力。
(二)提素质,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中层干部培养选拨考核机制,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认可的选拨使用原则;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对中层干部进行在岗培养和挂职锻炼培养;坚持学习和实践相统一,提升干部的教育教学和研究能力以及指导教育教学和研究的能力;加强廉政教育,通过抓教育,筑牢思想防线,通过抓制度,形成长效机制,通过抓监督,加强查处力度,确保干部队伍的纯洁性;加强后备干部选拔培养,形成党员干部成长梯队。
(三)分层次,进一步增强教职工队伍建设。
进一步加强党员教职工队伍建设,以党员教职工的榜样示范作用带动全体教职工迸发献身教育事业的热情;进一步强化准入机制,严把“党员”入口关,把教职工和学生中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组织中来;强化培养机制,以“导师制”加快入党积极分子成长步伐,以学生党校促进学生党建工作规范化;强化培优、推优机制,以“党员示范岗”为抓手,激励党员争做立足自身岗位、永葆先进本色、践行科学发展的典范。
四、深刻认识群团工作重要性,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群团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进一步指导群团组织加强自身建设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切实加强群团组织思想政治工作,准确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对群团工作的新要求,增强群团工作人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本领;坚持以党的建设带动群团建设,加强群团组织建设,努力构建组织健全、工作活跃、作用显著的群团组织体系和工作体系;坚持用现代化手段加强对群团工作的管理,提高基层群团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水平。
(二)进一步推进群团工作创新
进一步创新工作理念,科学谋划群团工作,使群团工作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更加富有时代特征。支持鼓励群团组织拓展工作领域,创新活动载体。在工会工作中,不断加强和改善党对工会的领导,尊重和支持工会组织依法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不断完善以教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切实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工会和团委要进一步配合学校做好师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和心理健康工作,进一步创新丰富志愿服务、身边的希望工程、送温暖工程、学生项目负责制、学生社团展示、才艺展示、校园爱心义卖会等活动品牌,完善服务机制,增创团队工作新亮点、新优势。认真做好统战工作举办与民主党派对口交流活动,尊重民主党派,认真听取意见建议,提高民主党派人士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和能力。加强对离退休党支部的工作关心和支持,争创市示范性离退休党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