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党建工作>>团旗飘飘>>团旗飘飘>>文章内容
2010年第16周国旗下讲话
发布时间:2010-12-27   点击:   来源:未知   录入者:minm
过圣诞节是文化入侵还是文化交流?
   各位老师、同学,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过圣诞节是文化入侵还是文化交流》
 这几天我听到最多的是:今晚的平安夜,明天的圣诞怎么过?网络上QQ的个性签名都换成了“欢度圣诞”。当下,我们这一代年轻人越来越喜欢过圣诞节,圣诞派对、互送圣诞礼物……在我们看来,西方的圣诞节远比中国的传统节日有趣的多,好玩的多。圣诞文化正逐渐被当代人认同。
 当节日的繁华落幕之后,我准备撕去1225日的日历,我不禁思考圣诞节是怎样的一个节日?查阅资料知道:圣诞节”这个名称是“基督弥撒”的缩写。弥撒是教会的一种礼拜仪式,是一个宗教节。我们把它当作耶稣的诞辰來庆祝,因而又名耶诞节。这一天,世界所有的基督教会都举行特別的礼拜仪式。交换礼物,寄圣诞卡,使圣诞节成为一个普天同庆的日子。原来我们是在过西方的宗教节!
 翻着日历,定格在12月22日——冬至。脑海中努力搜索跟冬至相关的信息,只记得冬至是一年中黑夜最长的一天,民间也有人过冬至节,例如吃面,谚语说:“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显然,将冬至作为节日来过的人很少,能记得传统节日的更多的可能是在民间。众多的文化精英饕餮的多是类似于圣诞节的西方文化。我的脑海不禁思绪翩翩,想起很多跟我国传统节日相关的诗句。宋代王安石写春节的《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宋代辛弃疾写元宵节的《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还有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些诗歌或是借节日抒发个人怀抱,或是庆祝传统节日。这些诗歌的回忆让我对传统节日的感情厚重起来。每一个传统节日的背后都有数以千记的故事和美妙的诗文,这就是文化。然而,我们的端午节已经成为韩国的传统节日并已经被他们申请注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类似的情况还很多。
 我在查阅这些资料时看到有人认为西方节日盛行是西方的文化侵略,也有人认为这是正常的文化交流。我想,过谁的节日没有任何错误,但是无论如何不能忘记我们拥有的传统。了解自己的传统文化,心中有底气那么我们的文化也能输出,这样过西方文化就是文化交流。如果我们无原则的接受西方文化,完全不了解自己的过去,总是认为西方的就是好的,这不是被侵略吗?侵略永远是强者对弱者的欺凌。
所以,我最后想说的是 这个圣诞怎么过?这个圣诞可以过,可以开开心心地过,要在回归本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过。如果每个人都能真正认识本国的传统文化,那么过西方的节日就不会是文化入侵而是一种学习、了解的过程了。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北郊高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辽河路218号    邮编:213031   传真、监督电话:0519-8118970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