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课程建设>>教研动态>>特色活动>>文章内容
马鞍山之行系列报道之四
发布时间:2011-03-03   点击:   来源:语文组   录入者:孙晓红

曲径通幽话诗意
高二语文组    孙晓红


  3月1日,天气阴转晴。高二语文组在李留兴老师的带领下,在江苏常州高级中学的引荐下,远赴安徽,来到了马鞍山第二中学进行交流活动。马鞍山市又称“诗城”,是诗仙李白的终老之地。交流活动中观摩了该校特级教师盛庆丰执教的《人在旅途中,何事心茫然——唐诗中的羁旅诗》一课并积极研讨,会后,在二中领导的陪同下,我们参观了国家4A级景区采石矶,探访马鞍山诗歌的源头,和诗仙李白近距离接触。
  “唐诗宋词”是传统文化中的一座流光溢彩的美丽殿堂。教材《唐诗宋词选读》大体以诗歌史发展阶段为线索。盛老师却另辟蹊径,将唐诗按照“羁旅诗”、“登高诗”、“田园诗”等进行分类鉴赏,带领学生体悟每一类唐诗的感情异同,品尝每一类唐诗的情景妙合。
盛老师在组织鉴赏活动中隐含若干种基本的鉴赏技巧和角度的教授,如意境、意象、语言等,教学中注意具体鉴赏方法的指导,如疏通章句、知人论世、比较鉴赏等。
  语文学习不能只占有教学的阵地。盛老师提到,他曾用一个月的时间放手让学生们到图书馆阅读,然后再让学生们回班交流各自读完作品的感触,即对作品内容的精深与形式的完美之处能“看好处”、“说好处”。同时还让学生们尝试改写唐诗宋词,做到了以写促读、读写结合。也就是说,盛老师的教学不再拘泥于一诗一文,而是从参读到诵读,到美读,到比读,到议读,力求每“读”一次,学生对作品的赏析便每进一层。
  这一节课,全体教师受益良多。 在今后的《唐诗宋词选读》教学中,我们将更注意以下这些问题:
  第一、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选择高效的教法。可采取以练带讲的方式,不求全,重点将诗歌的鉴赏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触类旁通。教师分工编专题,作为预习作业下发给学生完成,来了解学生问题所在。
  第二、学习完一种类型的诗歌后进行拓展训练。如将不同的送别诗进行比较。
  第三、大胆尝试让学生自己上台讲授诗词。避免学生产生审美疲劳,当然学生的准备过程需要教师提供方法指导。
  第四,可以在学生中开展小型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依据文本,确立课题
  最后,我们教师自身更要加强专业进修,多读文论、词话等。





(图片配文字:李国伟)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北郊高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辽河路218号    邮编:213031   传真、监督电话:0519-8118970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