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学生发展>>发现教育>>发现教育>>文章内容
“阅读,让思考发生”
发布时间:2018-10-16   点击:   来源:高二年级   录入者:朱启旭
“阅读,让思考发生”
——记高二文科名著阅读指导讲座
 
      10月12日晚,北郊高中高二文科班齐聚北郊圆形报告厅,在那里,一场别开生面的名著阅读指导在陈卫星老师的循循善诱下铺陈展开。
      陈老师对名著阅读有很深的见解。此次讲座,他以《红楼》、《呐喊》和《三国》这三本书中典型情节为线索由浅入深,巧解题目,化难为易,由考法到读法仔细指导,让人有拨云见日的通透感。
      首先,陈老师以一道“宝钗生日会上,她对老祖宗、宝玉和宝钗分别是什么态度,由此看出她什么性格”题目以小见大,分析红楼复杂且重要的人物关系。由此得出品读红楼,我们不应拘泥“一部家族兴亡史”的片面理解,而更要关注其展现的世间百态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这不仅是理解关键,还是阅读名著所需要的格局。
      紧接着,陈老师带领我们一窥未庄风云。他将书中人物划分成七个等级制度,上至权贵,下至阿Q所处的无恒产者以及小尼姑所在的异端。沉默逼仄的社会环境扭曲尊卑关系,严苛难犯的等级制度左右人物一生。陈老师的观点引发我们的思考。他以“阿Q言语侵犯吴妈,却与赵家签订五项赔偿条约”为例,论证了“未庄社会等级制度及社会运行法则”是阅读的核心,以小见大可以收获许多。
      随后,陈老师化身说书人,一番解说字字珠玑。他认为,人物优劣并不尽显在著名章节。例如,何国舅死后曹操的大局意识与袁绍的小气应对形成鲜明对比,从中可见曹笑傲群雄的必然性。有同学提到“三国前十回情节杂乱”,陈老师则以“他乱你不乱”应答。最后,陈老师亮出经验宝典:阅读小说,应建起人物事件的关系,而非习题的积累。读书需思考,读清晰,读准确,读到收获。
      短短一小时在陈老师幽默风趣的解说下很快过去,他的倾囊相授让同学们如沐春风,受益匪浅。书山路上,我们带着引导者的教诲,任重道远,不断前行。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北郊高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辽河路218号    邮编:213031   传真、监督电话:0519-8118970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