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校园新闻>>学校要闻>>文章内容
2020北郊研究性学习再获特等奖
发布时间:2020-07-06   点击:   来源:课程发展处   录入者:朱芯乐、蔡国

近日从常州市教科院传来喜讯,经过材料评审、现场PPT展示、项目答辩等环节,我校高一10班朱芯乐、李暖欣、陈欣烨、金奕霖、茅可涵、刘吉佳同学研究项目《基于ESP32的电动车违停监测管理系统的制作研究》喜获特等奖。高一12班盛培雨、范佳仪、钱舒怡、杨心宇、汪梓桐同学的项目《关于常州市社区文明养犬情况的研究性学习报告》和高一18班吴双、蒋润滋、范晨雨、王来、金晨阳同学的项目《关于老年人运动安全预警的调查研究》分获市二等奖。

据悉,2020年常州市中小学研究性学习优秀成果评选活动自启动以来,共收到参评成果237项,其中小学104项,初中80项,高中53项。

为准备本次展示答辩,同学们在信息组蔡国老师的指导下,克服学习困难,利用自习课、晚自习、周末等时间,通过近2个星期的准备,多次模拟现场展示和答辩,最终凭借出色的表现,取得了大市特等奖的好成绩。

 


附:小组成员研究感悟

这是第一次让我真正感觉到离自己的梦想更进一步。感谢学校能给我们小组这样一个机会,给我一个机会。这一次其实对我们来说有巨大的挑战,对我来说也有别样的意义。接下来和大家一起分享我最有感触的三点体会。

一、机遇留给不放弃任何一个灵感的人。

在寒假的时候,由于疫情影响,我们进行了线上会议,决定我们这一次研究的主题方向是研究报告。但是在我心中,有一个想法,就是做出一款,真正能够解决电动车楼道停放问题的装置,虽然由于技术能力有限并没有得到组员的支持,但我还是向蔡老师提出了我的这个想法并作出了我的原理示意图和原理解释,也感谢蔡老师能对我这个想法给予肯定并与我讨论了装置的细节,给了我一个实现想法的机遇。我们一开始并没有想着自己能够有幸代表学校参加比赛,最初的想法就是把这个项目做好。正是因为没有放弃灵感,单纯地想做好当下,才能取得成绩。

二、舍得放弃,舍得付出。

因为我们小组实现了研究报告到实验创装置创新的一个巨大的转型。报告撰写从56页删减到48页,再删减到33页,看似是一个很大的工程量,其实,都是徒劳。由于一开始的课题偏向于调研和现象分析,所以小组成员开始的工作重心与最终的课题需求是不符合的。但大家都很不舍得自己的心血,不愿删去自己负责的各部分文案撰写,浪费了我们很多的时间。后来,大家接受了事实,从零开始。自从我们正式决定制作ESP32的相关装置,做一个工程学创新型课题之后,我们可能熬过了至少要有将近有一个月的夜。作为组长,毫不夸张地说,可以从晚上9点开始坐在电脑桌前,一直到凌晨三四点瘫在笔记本上。我每天晚上要做的事就是:完成课业,写文案,改文案,理文案,催文案,找照片,理照片,找资料,理资料,补资料……我们看过凌晨3:00的星辰,看过清晨5:00的太阳,那一段日子真的是“苦形于色”,就是一直在努力付出,却一直看不到回报和尽头的过程。我们的报告据不完全统计来回大改动修改了至少30遍,我有一个专属的文件夹里放了有关这个项目的将近200个文件。舍得放弃那些留恋的,对目标进行一针见血的猛烈攻势,并持之以恒地付出,是正道,是王道。

三、每一次理想的落实都难得超出想象,但每一个人的力量也都不容小觑。

在这次活动之前,我从来没有参加过什么正规的和科技创新相关的比赛。第一次与蔡老师沟通项目的运作原理时,觉得自己思路清晰,还觉得这个项目是一个十分容易落实的项目。但当核心处理器出现问题,核心元件选择出现问题,API接口无法连续上传照片实时监控,编程技术不过关,照片提取不正确……之后,才发现“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这一个真理。是团体协作,让我看到了胜利的曙光。每个人的能力有大小,擅长的范围有不同。作为小组的组织者领导者,合理部署,高效分工,把握全局,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小到工具人干的“端茶倒水”,大到程序编写,硬件制作,每一个部分都有人来负责。当熬夜熬到2点钟困得不行时,组员的一句加油,让我感觉到我不只是一个人在战斗,与我并肩同行的,有五个从不迟疑的身影。研究期间,身体好几次扛不住倒下了,会有组员关心我,嘘寒问暖。我现在仍然不敢想象,如此巨大的一个工作量,如果是我一个人完成的,我或许需要做一年,毫不夸张。正是因为挑战与爱并存,让我们最终不仅战胜了挑战,更友爱亲密。

通过这一次研究性学习,知道了报告的撰写,学习到了一些新的技能,也明白了发明创造的这个过程是很枯燥难熬的,但是当真正将浓缩成精华的研究报告与实验装置展示在评委老师面前时,是极具成就感的,感谢每一位对这个项目呕心沥血,给予帮助的人们,衷心感谢!

——朱芯乐


本次研究性学习给我最深刻的感受就是:团队感。

我们一起经历的这半年,是一段奇妙而又记忆深刻的回忆。我们之中,有人看到过两点半的夜空,也有人看到了四点钟的太阳,有人对着文档敲字,也有人捧着电脑修改,然后大家一起在第二天的课上,为了防止犯困而站到后排相视一笑。

从开始的选题,到后来的装置制作,一切都发生的那么快,那么难忘。

期间我们也遇到了压力与困难,一次次的退稿重写,一遍遍的排练展示,甚至还与期中考试和月考撞个正着。但我们都撑过来了,熬夜也好,考试也罢,现在回首,只剩下一股热血以及喜悦,当完成本次研究与展示的那一刻,真正留在心里的,是那一份骄傲与值得。

我们是一个团队,更像是心与心连在一起的伙伴,每一次实地考察或讨论排练,我们都全员上阵,一起努力,大家分工明确,虽然苦,但也能聊着聊着就开始开怀大笑。从一开始的距离感,到现在的熟悉,这就是我们的团队感。

本次研究性学习已经圆满结束,但我们的热情与澎湃永不消散,同时感想指导老师的教导,期待我们下一次的相聚!

——陈欣烨


不知不觉,研究项目已经小半年过去了。

关于ESP32项目,终于在昨天落下了帷幕。

从冬末到夏初,这个项目已存在于我接近一半的高一生涯,说起最难忘,有很多瞬间难以挑选,也克服了很多困难,课题转型,睡眠不足……但最后看到实物与报告完成时,那份喜悦与感动无可替代。我们最终圆满完成了研究性学习。

这个项目的开始完全是巧合,我们谁都没想到会走到今天,会代表学校去比赛,但我们每一个人都无比珍视这次机会,尽自己全力为小组做贡献。结果是好是坏,已经不再重要,过程是这样好的,那就已经足够深刻,足够让人始料未及。

感谢我们每一个熬过零点的夜晚,感谢在电脑上敲下的一字一句,感谢指导我们的老师,也感谢为此拼尽全力的我们。

在这个过程中,我收到了很多老师和同学的鼓励,在这里感谢你们。正是这些微小善意,汇聚成了每一个闪光的瞬间,激励我跨过困难。

期待下次我们小组可以继续做出更好的创新。

——李暖欣


随着非机动车的普及,驾驶者基数日益庞大,违规停放所造成的安全事故也时有发生,成为威胁民众生命安全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我们通过初步构想,拟定方案,发放问卷,实地走访,找出漏洞,咨询老师,搭建装置等一系列过程,发明了一款有效防止违停的装置,希望通过努力,改善乱停车、乱充电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安全隐患,保障民众生命安全,防止意外事故发生。但我们的努力还远远不够,只有每个人强化安全意识,将社会安全视为己任,研究和发明才能实现它们的价值。

除此之外,在研究学习的过程中,我不仅学到到了相关的技术和知识,更增长了能力与经验。笑与泪,鲜花与汗水,铸就了这个疫情阴霾之下的美好回忆。

——茅可涵


开始做这个课题研究时,说实话,我心里没有底,不知行不行,自己平时在班上又总是那么默默无闻,现在突然做什么“研究”,是不是有点出风头或哗众取宠呢?不过,好在组长和组员们都比较有热情,整个课题研究小组的同学都精诚团结,并没有表现丝毫的排他性。我逐渐融合和沉浸在小组这种团结协作、友爱互助、勤奋工作、热情求知的氛围中,开始认真配合研究。

在老师的指导和组长的带领下,我们尽量发挥每一个人的优势,合理分工协作,做好力所能及的事。譬如我在收集资料的时候,尽量广泛地收集与电动车在楼道中乱停放有关的任何信息,然后精选与课题相关的素材。同时请教一些对电脑比较熟悉的朋友,让他教会我如何在电脑上画图;而长于文章辞句的,我们就让他作记录员和报告撰写执笔员。然后再利用集体的智慧,将资料汇总、分析,讨论报告初案。每一位成员在集体的熔炉中都充满了自信,充满了力量,都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能,培养了自己研究课题的能力。同时在采访过程中,尽管我们参加人员比较多,但都有各自的分工,有的提问,有的摄像,有的记录,有的录音,有的为采访过程做其它服务。

——刘吉佳


附:小组研究过程部分照片

image005.png

寒假期间小组开展线上讨论

image007.jpg

随机采访调查居民

image009.jpg


image011.jpg

现场调查小区电动车停放
image013.jpg

 

image015.jpg
调查采访常州市消防指挥中心

image017.png

小组开展系统装置制作研究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北郊高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辽河路218号    邮编:213031   传真、监督电话:0519-8118970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