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18日,我校邀请了无锡市教师发展学院培训部主任、江苏省生物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陆敏刚教授来我校讲学指导,助力我校生物教研组发展。本次活动主题为:新挑战·新起点·新姿态!
本次活动扎根实际课堂的同时也上升至理论指导,一共设置了三个板块:研究课展示、教授点评指导、基于2021年生物学教学和备考的讲座。
活动伊始,我校高一生物组的张婷老师就新教材“蛋白质——生命活动的承担者”开设了一节研究课,张老师从生活实例导入,从蛋白质的功能多样性到结构多样性的教学为主线,渗透了物质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教学流程完整,思路清晰。期间利用模型建构的方法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自主搭建氨基酸的结构,从氨基酸结构到二肽再到四肽,层层递进,由浅入深,学生参与度非常高,学习兴趣浓厚,课堂氛围活跃。整节研究课中,学生积极讨论回答,师生互动性强,对话多,在师生对话、探究中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研究课结束后,陆敏刚教授进行了点评、指导,肯定了张婷老师扎实、沉稳的教学风格,课堂节奏把握好,主线清晰、深入浅出。此外也给出了进一步提高的建议,如语言严谨、科学的重要性,重视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材料得出结论,并讨论了该课还可以通过投影学生的典型错误,归纳概念的方式呈现。这些指导建议极大助力了张老师的专业发展道路。
随后,陆敏刚教授做了“新挑战·新起点·新姿态——对2021年生物学教学和备考的几点认识”为主题的讲座。讲座主要从三个部分逐一展开,其一,对新时代教育教学和高考的几点认识;其二,对2021年高考生物卷的几点研究;其三,应对新高考的几点调整。
关于生物学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陆教授提出有待思考的几个问题:学到什么样态的知识、什么样态的知识学习、什么样态的知识教学有利于核心素养的发展?此外,陆教授分别以山东卷、浙江卷、南通卷和南京卷为例并结合具体高考题的考法分析了高考题的可能题型、分数设置及考察生物核心素养的方向。最后陆教授基于“大情境”、“大任务”,分享了如何在复习中整体把握课程凸显生物学学科的本质,即要把握真实情境,便于实现学以致用或检测学科核心素养。指出互动式、启发性、探究式和体验式等教学方式对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此次教研活动为我校生物组教学做出了很好的指引作用,给生物组教师们指明了教学研究的新方向,教师们在接下来的教学和研究中也会再接再厉,积极学习,促进生物组和各备课组的更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