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北郊高级中学
实验室应急预案
为了扎实做好实验室安全工作,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有效预防各种意外事故,一旦发生事故能科学,合理,有序,有准备等进行事故处理,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事故的危害,保障师生生命安全,稳定学校正常的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根据国家《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有关要求,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特制定常州北郊高级中学实验室安全工作应急预案。
一、 领导小组
组 长: 刘莹
副组长: 房宏 彭国强 赵一鹏 沈臻
成 员: 钱文杰 张如 黄宏 季正华 姚文友 宗淑芳
王俊 张晓琴 钱志栋 程守山 唐香萍 葛志平
王绪平 张明 徐斌 陈珊 曹逸云
二、 工作职责
1、负责实验室安全工作具体组织协调、计划落实。
2、负责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让学生掌握必备的安全知识和处理突发事件的程序和方法。
3、化学、生物教研组在组内定期开展实验安全教育并对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进行细化。
4、制定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并负责学生实验过程中相关突发应急事件的处理。
45
5、制定并落实危化品安全责任管理制度。
6、定期开展各类安全教育培训及消防演习。
7、熟悉各类药品出现危险状况时的处置办法。
8、熟悉本校实验室建筑设备、设施(消防设施),重点消防安全部位等的基本情况。
三、 实验室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一)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原则
实验室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应遵循预防为主、常抓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的原则。
(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流程
1、报告
发生事故后,现场教工立即疏散危险区域的学生,第一时间电话向学校相关领导报告。
2、启动救援队伍
1)组长或副组长接到电话报告后,立即通知指挥领导各组及有关成员到达现场。
2)应急小组各位成员接到通知后,立即赶往事故现场。
3)负责布置安全警戒,确保现场井然有序,实行现场隔离管控,确保现场道路通畅。
3、学生发生意外伤害事故的处理
1)实验期间学生发生意外伤害事故,获悉情况后,应及时联系校医并向预防意外事故领导小组汇报并向级部主任汇报;
2)预防意外事故领导小组组织急救小组现场进行应急救护,并视具体情况送医院就诊,做好学生的救治和事故处理工作。
3)级部及班主任配合学校及时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做好学生家长的接待和安抚工作。学生突发事件的知情报告是全校师生员工的责任和义务,对重大的学生突发事件迟报、漏报、瞒报、虚报的,对获悉学生突发事件而未及时到位进行处理的,学校将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4、发生火情事故或中毒事故应急处理
1)发生火险事故,如现场情况可控,应急小组在组长或副组长指挥下进行现场处理,在现场处置时,确保人员安全,包括自身安全。如势态严重不能自行解决,或发生爆炸事故,应及时对现场所有人员进行疏散,并撤离到安全地点设立警戒线,同时拨打119 电话报警,学校应急小组配合专业消防人员进行处理,对抢险人员进行疏散(见
附录 2《应急疏散预案》)。
2)根据我校危险化学品储存仓库特点,不会发生大面积中毒事故。发生个别急性中毒事故,应立即将中毒者及时送医院救护。 同时应急救护小组要向院方提供引起中毒的原因、毒物名称等。
3)在送医院之前,应急救护小组应当组织人员进行急性中毒的现场急救处理。
1、吸入中毒者,应迅速脱离中毒现场,组织向上风方向转移,至空气新鲜处。松开患者衣领和裤带,并注意保暖。
2、化学毒物沾染皮肤时,应迅速脱去污染的衣服、鞋袜等,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15~30 分钟。 头面部受污染时, 首先注意眼睛的冲洗。
3、对中毒引起的呼吸、心跳停者,应进行心肺复苏,主要的方法有口对口人工呼吸和心脏胸外挤压术。
4、参加救护的人员,必须做好个人防护。在抢救病人的同时,应想方设法阻断毒物泄漏处,阻止蔓延扩散。
四、 保障 措施
1)落实应急抢险及救护器材的专人保管、定期检查保养制度。后勤部门组织应急抢险及救护器材使用方法的培训并对相关设备的检查承担责任。
2)定期组织应急抢险及救护训练和演习,每年演练训练一次,提高指挥水平和应急救援及救护能力。
《应急疏散预案》
1.原则
1)在事故险情出现时,现场指挥人员首先疏散无关人员撤离危险区。
2)险情现场的指挥人员确定现场抢险人员全部撤离后再撤离。
3)疏散命令下达后,视事故险情出现地点和方向,以最近的路线和最少的时间,迅速向上风方向撤离。
2.应急疏散程序
1)在抢险过程中,应急总指挥时刻关注事故险情变化,如果险情无法控制,应下达紧急疏散命令。
2)应急疏散命令下达后要及时传达给每个人,各部门要迅速组织人员撤离。
3)撤离要按次序按应急疏散路线有序进行。
3.应急疏散和自救的主要方法
一般情况下,绝大多数遇险人员可以安全地疏散或自救,脱离险境。因此必须坚定自救的意识,不要惊慌失措,要冷静观察,争取可行的措施进行疏散自救。
1)疏散时如果人员较多或发生火灾后因现场烟雾较大能见度很差时, 应在熟悉疏散通道布置的人员带领下,迅速地撤离事故现场。
2)在撤离事故现场的途中被浓烟所围困时,由于浓烟一般是向上流动,地面上的烟雾相对比较稀薄,因此可争取低姿势行走或匍匐穿过浓烟 ; 如果有条件,可用湿毛巾捂住嘴、鼻或用短呼吸法,用鼻子呼吸,迅速撤出烟雾区。
常州市北郊高级中学
2022年8月30日